2018年,我局共接到人大代表建议6件,内容涉及发展养老服务业、社区建设、街路门牌、殡仪服务四个方面。我们对此高度重视,落实责任,积极办复,6件建议全部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完毕,代表满意率达到100%。此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落实建议内容,落实率也达到100%。
下面将人大代表建议的具体答复和办理情况逐一汇报如下:
一、第7号建议:《关于重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张秀丽代表提出)第82号建议《关于中国人养老问题,我们要开辟一条养生通道的建议》(秦效东代表提出)
这两份建议提出,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养老问题,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增强养老福利院的整体承载能力,在土地使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支持;建立绿色养老基地,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养老服务普惠计划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第一批)》和《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对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了土地、税收、财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大投入,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并由省、市配套的总投资3058万元的市社会福利院养老综合楼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以来,投入600万元,用于养老机构建设床位补贴、贫困老人入住机构补贴及对农村社会福利中心进行消防设施和室内卫生间改造。目前市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7所,床位2756张,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床位300张。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各类养老机构均享受4000元的新增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享受水电气优惠政策。今年,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全市将完成新建改建10所养老公寓的建设任务。市区建设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总数达到63个,覆盖率达到50%。
在建立绿色养生通道方面,市社会福利院已经实现了医养融合,塔山老年公寓打造成了休闲旅游品牌,以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为特色的金工集团的“孔子山庄”、以医养融合为特色的叶赫那拉有限公司的“太阳谷”、以“养老+旅游+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红酒山庄集团等一批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二、第49号建议:《关于规范街牌门号的建议》(迟聘等3名代表提出),第96号建议:《关于规范临街门牌号的建议》(陆明辉代表提出)
两份建议内容基本相同,均提出对街路门牌进行规范,以方便群众。2002年,我市印发了《四平市城市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实施方案》,在市区设置了一批街路牌及楼、门牌;2016年又在城区范围内设置了1200余块街路牌,初步实现了我市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规范化。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大批街(路)、商网、小区建成,大批老旧建筑逐渐拆除,而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排查统计、编排号码、招标、安装等程序,因而造成了地名标志设置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局召集两区(开发区)民政部门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于2018年3月份下发了《设置标准规范地名标志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利用9个月时间,在城区范围内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包括单位门牌、村(屯)地名标志等。目前,各区摸底统计基本完成,已进入设置安装阶段。但由于近年来经济形势不好,我市财政普遍比较紧张,各区正多方筹措资金,尽力保证年底之前完成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
三、第81号建议:《关于为社区工作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建议》(秦效东代表提出)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均明确要求,对社区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等政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从四平实际看,尚不具备条件。2018年是我市财政状况最为困难的一年,各部门预算被大幅度消减。我市社区两委成员约600人,社区公益性岗位约700人。以目前生活补贴2600元为缴费基数,按最低缴存比例5%计算,年需资金200余万元;如按12%的比例缴存,需资金50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另据了解,目前我省除长春外,其他市州均未落实这一政策。因此,为社区工作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政策还需要等到我市财政状况好转后再予以落实。
四、第134号建议:《关于整治石岭镇哈福村水源地乱葬滥埋坟墓的建议》(曲风采代表提出)
建议提出要对哈福村水源地乱葬滥埋问题进行彻底治理,保障水源地安全。为治理散埋乱葬,今年市政府决定建设一座公益生态公墓,并列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下,组织召开了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和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专家咨询会,并已完成了选址、测绘、环评、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立项批复等工作。预计整个工程需要资金4000万元,首批拟修建基础设施和少部分墓穴,预计在年底前完成。公墓建成后,市民政局将会同林业、国土、公安、铁东区政府和哈福鹿场等相关部门单位,集中整治散埋乱葬现象,动员哈福村水源地乱葬滥埋坟墓统一迁入公益生态公墓之中,哈福村散埋乱葬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在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过程中,我局规范办理程序。在接到建议后,先进行调研,整理出书面答复材料,然后由主管领导带领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同代表见面,当面答复,重要建议由主要领导同代表见面答复,然后按规定程序上报给市政府。此后,我们还对代表建议所涉及的工作做了两次调度,积极督促落实。整个办理过程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分工明确,认真细致,并且收到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生态公益公墓建设方面,采取了实质性举措,取得了扎实进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和办理工作,以贯彻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来促进工作,推动民政事业法制化进程,使民政工作在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四平市民政局
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