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省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信息公开>图片新闻

四平市民政局   2025-04-03 14:48:00  
寒冬送暖入民心 真情救助显担当

——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圆满收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民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和提升应急处置水平,自202411月至20253月,市救助管理站聚焦民生底线,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推进“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救助行动期间,市救助管理站投入救助资金15.69万元,出动巡查人员396人次,出动救助车辆132车次,共计救助113人次,其中站内救助96人次,街面救助23人次,送医救治2人次,护送返乡22人次,救助寻亲1人次;发放御寒物资30余件、救助食品60余套,用实际行动彰显“民政为民”理念。 

  一、机制先行,助救助行动有序开展。 

  市救助管理站迅速行动,成立“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召开专题部署会议,确保责任到岗到人。针对极端天气制定应急响应预案,细化极端低温、暴雪等场景下的救助流程,全面安排街面巡查、站内救助、物资储备等工作;主动与公安、城管等部门沟通,建立联动机制。与四平市铁路医院签订医疗救治合作协议,开辟受助人员就医绿色服务通道,为受助人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行动期间,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的基本权益。 

  二、队伍壮大,汇救助行动多方力量。 

  优化“四级网络”建设机制,在广场、彩票站、自助取款机、地下通道等高人流量地点投放“救助引导牌”250余个,“救助引导牌”上详细标明市救助管理站地址及24小时求助电话等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与火车站派出所携手合作,设立“临时救助点”,解决火车站、汽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易滞留、易聚集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雷锋车队、义警之家等单位及社会组织,共同启动建立全市范围内的“临时遇困人员流动救助点”,利用出租车人流量大的优势,在车辆的醒目位置张贴救助标识,使需要帮助的临时遇困人员能够迅速得到帮助,共计200余台出租车参与到流动救助点的建设中,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向救助管理站求助。 

  三、服务提质,让救助行动持续升温。 

  为保障受助人员有一个温暖舒适的救助环境,市救助站对站内供暖、供水、供电设施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站内储备了充足的棉衣、食品等物资,满足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救助热线和求助渠道畅通,及时响应求助线索,确保求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积极帮助受助人员联系其家人和当地救助机构,协助购票或安排专人护送,助其顺利返乡。一杯热水、一顿热餐、一件棉衣、一张床铺……幻化出一张张求助人员的笑脸,一声声真诚的感谢。 

  四、巡查升级,保救助行动不落一人。 

  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协调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引入“雪亮工程”,在全市人流密集场所、重要交通线路及地下通道、桥梁涵洞、背街小巷等隐蔽地区选取425个监控点位,建立起一个集救助管理综合巡查监管、应急信息搜索功能于一体的“街面救助视频巡查平台”,时时调取重点点位的监控画面,开展实时远程巡查,及时发现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掌握行动轨迹,实施精准救助。根据天气和流浪人员活动规律,灵活调整街面巡查时间与频次,增加夜间及恶劣天气下的巡查次数,确保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员。巡查时,工作人员遵循“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耐心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在发现人员后,进行劝导,对不愿入站的经常流浪人员,为其提供街面救助,送上棉衣、食品等御寒物资和食品,建立台账,跟踪救助。与各辖区派出所巡逻队组成专项巡查小组,共同开展巡查救助工作,深入街头巷尾,对车站、步行街、早市等流浪乞讨人员易滞留地点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救助工作无遗漏、无死角。 

  下一步,市救助管理站将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为载体,持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温馨的救助服务,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