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工党:
在四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成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四平市政数局负责统筹推进四平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相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四平市成立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完成了“雪亮工程”一期建设工作,同时完成了社会综合治理平台、城市超脑基础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
二、打造智慧城市基础底座
按照全市一中心、融平台、多接口总体思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城市超脑“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台、智能中台、业务中台3大中台”以及“全市统一的GIS底图”,形成了四平市智慧城市的基本架构,同时为后续应用预留接口,有利于数据和视频资源整合共享。
三、打造市域治理基础能力
依托城市超脑,建设了综治分平台、公安分平台、视频共享分平台、综治视联网系统,同时完成了城管分平台建设。
疫情期间,我市充分运用2020年度建设的综治分平台和综治视联网系统,调动全区77个镇/街、932个村/社区、6000余名基层网格员力量,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网格员承担了信息核查、政策宣传、协助管控、服务群众等综合性职能,发挥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作用,并将在基层收集的基础数据,通过“社会治理平台APP”等信息化手段上报到各级综治中心,利用基层综治中心平台优势,整合基层政法单位力量不断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收集信息、研判形势、解决诉求、化解风险等工作,发挥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化服务在疫情防控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推动实施项目规范化建设
为规范我市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立项审批管理,有效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和资金使用效能,根据“统筹规划、集约节约、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原则,在需求计划、部署方案及专家评审后,市政数局予以立项并组织实施。
市住建局为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提高物业治理智能化水平,已与吉林银行合作开发了“四平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推进物业管理和服务智能化,重点在宣传教育、业主投诉、征求意见、便民服务、服务评价等方面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提升物业管理能力,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完善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服务需求。
市公安局在动态感知预警方面:全面汇聚住宅小区出入口人脸抓拍、车辆超卡、高点监控等监控设备,接入公安感知专网,充实公安感知网前端设备资源池,开展数据采集应用,服务社会治安管控和案件打防。在服务社区居民方面:逐步建设小区视频专网,汇聚住宅小区内外视频监控资源和音视频信息发布系统,为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查阅历史监控视频、开展安全防范、普法宣传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支撑。在派出所逐步建设“视频监控调阅室”,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上,按需向群众提供嫌疑人辨认、被盗物品查找、遗失物品寻找等视频调阅服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民政局在服务社区民生方面:全市77个乡镇(街道)、93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已按标准化要求建成,全部接入政务外网,整合各类公共服务事项,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运行模式。居民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社保、计生、民政、就业、残联等与百姓息息相关服务类。推行服务事项“代办、领办、预约”服务制度,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市委政法委“平信办”小程序,数据直达市综治信息化平台,横向与平安建设相关成员单位联通,纵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信息平台贯通,社区网格员在网格日常巡查、入户排查、上门服务,及时掌握情况,各社区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服务电话、公众号等方式随时发布最新惠民政策、便民服务信息,形成网格事项受理、办理、反馈的全周期治理模式,群众通过小程序反映诉求,内容涉及安全生产、交通治安、民政工作、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卫生计生、市场监管、文化工作、物业管理、民族宗教、城建管理、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社会稳定、城市管理、劳动保障等等,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谢对社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平市民政局
2023年9月19日